当前位置: | 首页 |
|
经开区23家企业亮相第三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 |
||||
|
||||
|
||||
7月28日,第三届韩国(山东)进口商品博览会在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开展,威海国际经贸交流中心E5、E3、E2、E1四个展馆,分别为中韩成果馆、跨境主题馆、国际交流馆和地方品牌馆,迎接企业和游客前来。此次展会,经开区共设置一般标准展位52个、特装展位3个、主题展区1个,共有23家企业参加。 招商局金陵船舶(威海)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端客滚船;珠海云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智能无人艇;赛科泵业(威海)有限公司生产的螺杆泵、离心泵;泓淋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动和混动交流充电枪产品和山东七福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的大健康板块系列产品......博览会上,“开放之区·活力新城”经开区主题展区内,部分区内企业的产品吸引不少企业和市民前来参观,经开区最具标志性的地标建筑:灯塔及海草房更是成为现场的“网红打卡地”。 “我们的这些展品都代表了各自行业全球最高水平。”经开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展区两侧还展示了远销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腾森橡胶轮胎(威海)有限公司生产的摩托车专用赛事轮胎,以及威海大方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热销欧美和全球的冲浪板系列产品。 据介绍,经开区与203个国家和地区保持贸易往来,是全市对外合作体量最大、品质最优、前景最好的板块。2022年,全区外贸总额541.1亿元,占全市的25.8%;跨境电商总额136亿元,占全市的42.5%;对韩贸易总额154.2亿元,占全市的27.6%。三项指标均居全市第一。现存韩资企业435家,占全市的38%,是韩国人在威海投资、经商、居住最集中的区域。近年来,经开区全面建设“开放之区·活力新城”。深入推进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建设,先后投资33亿元建设30平方公里的中韩自贸区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产业园,规划布局海工装备、先进制造、临港物流、文旅休闲四大板块,打造“四港联动”引领区、港产城融合示范区、国际经济合作示范区,园区现有300余家企业,2022年实现工业总产值200亿元。 “帝王蟹,帝王蟹。”“还有大龙虾!”......首次参展的威海润泽冷链物流有限公司展位前围绕着不少前来“看热闹”的孩子。 “我们的产品以俄罗斯帝王蟹、雪蟹、海胆以及韩国的生蚝为主,想通过这次展会结识更多的线下代理商和批发商。”威海润泽冷链物流有限公司电商部负责人权东阳告诉记者,润泽冷链物流以进口冰鲜为主,此次参展是一个亮相,同时也希望能够为企业的下一步规划发展寻找思路。 在威海红印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台前,董事长迟桂丽格外的忙活,除了向企业和市民介绍产品,她还忙着安排同事打开新产品包装,让市民试吃。 “参展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次机会,能够展示我们的特色产品,尤其是海洋预制菜产品,把我们的好的产品推广出去,同时找到更多的契合我们产品的合作伙伴。”迟桂丽说,此次带来的鲅鱼水饺以及网红产品麻辣小海鲜颇受大家欢迎,“麻辣小海鲜以及海鲜酱这一系列的网红产品,我们也希望能够在这次展会上,寻找到更多的国内外知名的电商机构,让我们的产品走的更远。” 据介绍,此次韩博会将持续至8月1日。展会还打造了许多可供游客“打卡”的区域。在各个展馆,能买到南非咖啡、韩国零食、胶东花饽饽等海内外特产。场馆连廊等处还设置了8个打卡点及打卡奖品兑换处。包括打卡活动在内,韩博会共设有6场主题活动和近20场系列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的“博览会+”效应,将韩博会打造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化进口博览会,成为山东与韩国经贸合作交流的重要平台。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